亚洲第一成年网,劲爆欧美第一页,亚洲激情国产精品,在线播放免费av,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春天,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,亚洲天堂色图片

您當前的位置 : 中國甘肅網(wǎng) >> 甘肅省情 >> 人物

青春聚力·馳援榆中|災難面前,“后浪” 勇立潮頭——張惠玲用行動詮釋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

2025-08-20 08:23 來源:中國甘肅網(wǎng)

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(wǎng)記者 張振宇 程健

災難面前,“后浪”勇立潮頭

張惠玲用行動詮釋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

在榆中縣馬蓮灘村,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讓整個村莊陷入了困境。

張惠玲,這位普通的大學生,用她的親身經(jīng)歷和實際行動,詮釋了青年一代在災難面前的責任與擔當。

她的故事,不僅是一個普通大學生、志愿者的故事,更是新時代青年力量的生動展現(xiàn)。

家園受災 恐懼但不怕

8月7日深夜,馬蓮灘村遭遇山洪災害,裹挾著巨石與斷木的洪流從不遠處的山上傾瀉而下,不僅灌滿了距離村莊不遠處的河道,還將河床抬高了數(shù)米,朝著張惠玲家所在的村莊——馬蓮灘村二社侵襲而來。

“我們家地勢最低,靠近河床,步行大概五六分鐘路程的距離。山洪來襲時,河床像被猛地抬高了十多米,離后墻只剩五六米,整個地基都在滲水,房子已經(jīng)無法居住了。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她仍然心有余悸。

當時,張惠玲家中住了7口人,包括她將近90歲的奶奶和親戚家一歲半的孩子。

8月7日晚,暴雨如注,張惠玲的母親察覺到外面的聲音異常,像是火車轟鳴,便催促張惠玲的父親出去查看。

“我爸爸發(fā)現(xiàn)河水已經(jīng)離家僅10米左右,情況危急。”張惠玲回憶,“他拿著工具沖了出去,當時外面風雨交加,他一邊跑一邊喊,讓大家趕緊撤離。我們一家人也跟著他一起跑,什么都沒拿,只想著先把老人和孩子安頓好。”

隨后,張惠玲的父親和村支書等人跑遍全村,讓所有人撤離到更高、更安全的地方。

“我們鄰居家住著一位老奶奶,我爸爸和村書記去敲門時,怎么也叫不開門。想翻過圍墻進去,但墻太高。喊了好久,才把老奶奶喊醒,隨后把老奶奶背到了安全的地方。”

當晚,張惠玲的父親和村社長還冒著危險去改水道,防止更多的洪水沖毀村莊。

那一夜,村民們在風雨中相互呼喊,相互幫助,許多人像張惠玲家一樣,緊急撤離到了安全地帶。

第二天早上,天亮后,村民們才了解到了受災情況:河灘被抬高,附近村落有房屋被沖毀,有村民失聯(lián)。

看著昔日的村莊如今滿目瘡痍,張惠玲難掩難過之情:“那一刻,我才真正意識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強大,人類在災難面前是多么渺小。”

然而,盡管面對如此嚴重的災難,村民們并沒有被嚇倒。

“我們都堅信,在黨和政府的關(guān)心下,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,家園一定會重建起來。”張惠玲說。

主動請纓 青年有擔當

8月8日上午十時許,全村人翹首期盼的救援力量終于突破重重困難,挺進到了馬蓮灘村。

“那一刻,所有的恐懼都沒了。大家都知道,我們的黨和政府,派人來營救我們來了。”張惠玲說,“道路、橋梁都被沖斷了,我們沒想到救援隊伍來的那么快。”

“我們先是用農(nóng)用三輪車和救援人員帶來的只能坐兩三個人的那種越野車轉(zhuǎn)移老人和孩子,實在沒法走的地方,挖機和鏟車一邊鋪路,一邊用那個斗轉(zhuǎn)移我們。”

在救援隊伍的幫助和全村人的努力下,歷經(jīng)近10個小時的轉(zhuǎn)移,馬蓮灘村二社的所有群眾被轉(zhuǎn)移到了大巴車跟前。

當晚9時許,張惠玲和全村人住進了臨時安置點——榆中縣第三中學。

“宿舍里鋪了新的褥子和床單,被子也是新的,每個人還有一箱日用品。”張惠玲說,“有好多人在給我們服務,特別溫暖,特別溫暖。”

當晚,她和一些村里的其他年輕人想要加入到服務中時,臨時安置點的負責人告訴他們:“你們好好休息。”

她說,“我知道,這是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(guān)懷,讓我們先休息,但我還是想做點什么。”

8月10日,張惠玲終于如愿以償,加入了志愿團隊。

“以前在大學時,就經(jīng)常參加志愿活動,但這次的感受尤為深刻。”她說,“以前覺得志愿活動只是去幫忙,現(xiàn)在自己經(jīng)歷了災難,才真正明白志愿的意義: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,這就是奉獻。”

與此同時,村里的其他大學生也紛紛響應,加入了志愿團隊,為安置點的工作盡一份力。

“我們村里的大學生雖然人數(shù)不多,但大家都很積極。大家都想為重建家園出一份力。”張惠玲說,“我弟弟也是一名大學生,他覺得在這個時候,能為家鄉(xiāng)做點事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點滴奉獻 家園有微光

加入志愿團隊后,張惠玲和伙伴們迅速投入到各項服務工作中。

“老人和孩子是我們的重點照顧對象,他們需要更多的關(guān)愛和照顧。我們每天都會去看望他們,陪他們聊天,給他們講故事,讓他們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溫暖。”

除了照顧老人和孩子,張惠玲和伙伴們還積極參與到物資搬運和分發(fā)工作中。

“由于安置點的物資較多,搬運和分發(fā)工作量很大。”張惠玲說,“我們每天都會搬運大量的物資,雖然很累,但看到大家拿到物資后臉上露出的笑容,就覺得一切都值得。”

打掃衛(wèi)生、搬運物資、分發(fā)物資、安撫情緒、端飯送飯……張惠玲默默地奉獻著。

“我們做的,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在志愿服務過程中,張惠玲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溫暖,“許多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團隊紛紛來到這里,為我們送來了物資和關(guān)懷。”

“10號那天,一位阿姨帶著她的志愿團隊從蘭州來到了這里,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和食物。阿姨說看到我們受災,她心里很難過,就想盡自己的一份力。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。”

就這樣,張惠玲用行動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。面對災難,她沒有退縮;在重建家園的路上,她正貢獻著屬于青年的力量。“我們雖然年輕,但都有顆想為家鄉(xiāng)做事的心。大家齊心,就沒有跨不過的坎。”她說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凡注有稿件來源為“中國甘肅網(wǎng)”的稿件,均為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版權(quán)稿件,轉(zhuǎn)載必須注明來源。

西北角西北角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信
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博中國甘肅網(wǎng)微博
微博甘肅微博甘肅
學習強國學習強國
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6212006002 | ICP備案:隴ICP備17001500號 | 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甘B2-20060006 |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(甘)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(yè)務許可證編號:甘B2__20120010

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:12331 | 互聯(lián)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2377

主辦:甘肅中甘網(wǎng)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| 本網(wǎng)常年法律顧問團: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(0931-8580115)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(0931-8864528)

Copyright © 2006 - 2024 中國甘肅網(wǎng)(GSCN.COM.CN) All Rights Reserved

網(wǎng)站簡介 | 人才招聘 | 廣告服務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0931-8960109 0931-8960307(傳真)

分享到